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养殖刺参早期发育阶段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及其与环境菌群相关性分析

2018-05-25分类号:S917.4

【作者】李靖  廖梅杰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范瑞用  刘安然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瑞滋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对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早期发育各阶段幼体体内及环境(投入饵料及培育用水)菌群的组成与结构展开研究,对分离的优势细菌进行分子鉴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刺参幼体体内菌群结构与环境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幼体各发育期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在幼体开口前的各发育时期(性腺、卵、受精卵、原肠胚)均无可培养细菌,在投饵以后,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体内可分离到可培养细菌,幼体发育到稚参以后,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并在4月龄时达到10~8 CFU/g数量级。在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中,弧菌(Vibrio)占比为2.2%~77.3%。对环境菌群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培育用水中细菌含量变化不显著,随着幼体发育期饵料的转变,不同时期饵料中细菌含量差异显著。整个养殖系统中共分离到65株优势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65株优势菌鉴定为14个属43种细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幼体的发育,生物饵料中的细菌对消化道中的菌群结构影响越来越大。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刺参消化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以及养殖用益生菌的筛选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刺参  早期发育  可培养细菌  菌群特征
【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GH07; 2018GH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6008);;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2017LZGC010)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