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对农牧户减贫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2018-05-22分类号:F323.8;F592
【部门】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采用非线性STR模型,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对生态脆弱地区农牧户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对农牧户贫困程度存在单向影响关系;农牧户贫困程度的变动具有极强的惯性和累积性,上一期贫困程度和上一期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对当期农牧户贫困程度都有显著影响;贫困程度变化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效应,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其中,2005-2007年为线性特征,2008-2012年存在非线性效应,2013-2016年为线性特征,但其中2015-2016年有向非线性效应转换的趋势。这种线性与非线性之间的转换关系基本反映了通辽地区十一年来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和贫困程度的变化态势。结果说明要使生态旅游达到更大减贫效果,需加强生态旅游的长期规划,推动生态旅游与人民收入的均衡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 干旱地区 旅游产业 减贫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56)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