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2018-05-16分类号:S959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摘要】采用荧光模拟底物法监测了精养池塘水中碱性磷酸酶(AP)、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肽酶(LAP)以及脂肪酶(LIP)活性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胞外酶活性在不同粒径生物上的分布,并探讨了池塘水中酶活性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草鱼池塘水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0.18~1.63μmol/(L·h),亮氨酸氨肽酶活性范围为0.28~1.66μmol/(L·h),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96~3.49μmol/(L·h),脂肪酶活性范围为1.48~2.68μmol/(L·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池塘水中胞外酶活性呈现明显的月份动态变化。4种典型胞外酶在池塘水中不同粒径生物上的酶活性分布不同。β-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主要来源是>3μm粒径的浮游生物,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来源为<0.22μm粒径的游离态,脂肪酶活性主要来源于3μm粒径浮游生物。养殖池塘水中β-葡萄糖酶活性与NH_4~+-N、TN、TP、IP、COD_(mn)、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O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酶活性与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与NH_4~+-N、NO-2-N、TN、TP、IP、COD_(mn)、Chl.a呈显著正相关,与T和pH呈显著正相关,与DO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胞外酶活性 池塘 季节变化 粒径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13B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ZD0702)(2016PT08)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