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与氨氮对黄颡鱼幼鱼生长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2018-05-16分类号:S917.4
【部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不同水体pH和氨氮组合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实验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与响应曲面法分析方法,利用瓦氏黄颡鱼幼鱼开展试验,养殖周期为7周。结果表明,水体氨氮对SGR,FE和肝脏SOD活力有显著影响;pH对SGR有显著影响。pH对SGR,FE和SOD活力存在显著的二次效应。氨氮浓度小于1.7 mg/L时对黄颡鱼生长无抑制作用;高氨氮与高pH环境对幼鱼的生长、饲料利用与肝脏SOD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体pH和氨氮水平分别为7.5和1 mg/L时,SGR、FE和SOD同时最优,分别为1.47%/d、1.71和97.9 U/(mg.prot),优化的可信度为0.836。建议在黄颡鱼养殖中,将pH与水体氨氮维持在7.0~8.0与0.1~1.7 mg/L内,从而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与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pH 氨氮 中心复合实验设计 响应曲面
【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6023-01);; 江苏省青年基金项目(BK20140120)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