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种熟期和籽粒脱水特性的机收粒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分析
2018-05-16分类号:S513
【部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气象站
【摘要】【目的】规模化生产条件下,需要兼顾产量和效率的协同提高。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熟期品种及播期,能够延长播种和收获的机械作业时间,提高机械利用效率和玉米生产效率。【方法】本研究于2015—2017年,选用KWS9384、新玉77和M751 3种不同熟期的主栽玉米品种,观测籽粒含水率变化动态,建立基于授粉后积温(≥0℃)的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结合当地气象数据,分析不同品种的播种与收获时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的产量和适播期不同。早熟品种KWS9384适宜播期和收获期更长,但产量较晚熟品种低;晚熟品种新玉77和M751产量高,但满足生理成熟及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时间更长。通过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搭配,可以有效延长玉米播种及机械粒收的作业时间;早播晚熟品种、晚播早熟品种的配置方案,能够较好地协调产量和籽粒脱水的关系。【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品种适宜播种期及其相应的适宜收获期,提出了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目标下的品种和播期配置原则,实现特定生态和生产条件下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为相关技术需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玉米 机械籽粒收获 籽粒含水率 适宜收获期 规模化生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575,31360302);;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科技项目(17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