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态度与意愿研究——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
2018-05-15分类号:F321.1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从农村社区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驱动力要素和管护状态要素两方面出发,阐述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心理响应机制。研究方法: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非正式制度驱动力中农业收入、管护状态中决策参与程度等变量对管护响应影响显著;(2)驱动力要素和状态要素对管护态度和管护意愿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部分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和管护状态能够改变农民态度,但从积极的管护态度转移到管护意愿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结论:建议合理挖掘与发挥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管护决策工作,采取措施促进农民的积极态度转为管护意愿。
【关键词】土地整治 后期管护 驱动力—状态—响应 态度 意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整理项目建后管护模式的绩效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构—行为—绩效’的范式”(7140309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非正式制度对农地整治项目农民管护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20161050411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