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基本教育设施均等化研究——以公立小学为例
2018-05-15分类号:G527
【部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基础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开展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均等化研究有益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和提升教育公平性。本文以宁波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修正后的覆盖度(Modified Facility Service Area Coverage,MFSAC)模型测度公立小学实际供给能力;运用人口耦合度模型评估公立小学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公立小学空间分布均等化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以小学生步行10min、20min为阈值,小学服务区覆盖度总体相对较低,海曙区公立小学服务区平均覆盖度最高,分别为0.24、0.73,北仑区最低,分别为0.05、0.19,区间内小学的空间供给能力差异明显;2)本文顾及地类信息提出的MFSAC模型可以更为精准地反映小学的空间供给能力;3)中心城区学区内的学校规模与人口分布耦合度属于中上水平,海曙、江东区总体耦合度水平最佳,空间服务能力强;4)就实地范围而言,小学服务区对周围居住小区的覆盖率整体较高,尤其是三江片区及所辖各区行政中心附近。
【关键词】公立小学 均等化 MFSAC模型 人口耦合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理大数据统一表达、聚合与可视化挖掘(编号:2017YFB0503601)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