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太湖流域植棉业的时空分布——基于环境“应对”之分析
2018-05-15分类号:F329;K248
【部门】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有关明清时期太湖流域植棉业的扩大,已有研究主要从市场角度出发,较为一致地认为是农业商品化发展的结果。本文指出,农业发展不仅是生产技术提升的过程,亦是建设性"应对"环境的过程。所谓环境"应对",是适应性地利用自然和积极治理环境的统一。植棉业的扩大,得益于市场作用毋庸否认,但亦与水环境治理不足、时人只能于既定环境中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密不可分。"易稻种棉"等过度发展旱地作物的现象,不仅削弱了粮食生产的地位,亦使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关键词】明清 太湖流域 时空分布 环境“应对”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16@ZH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