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叶表微形态学解释

2018-05-15分类号:S718.4

【作者】李艳梅  陈奇伯  王邵军  孙应都  杨淏舟  杨思莹  
【部门】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省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究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形成的叶表微形态机制,以期为昆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昆明市10个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用KQ5200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蒸馏水冲洗、过滤烘干,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滞尘量,LI-3000A型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计算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每树种5片叶,每叶片切取4个5 mm×5 mm组织块,2.5%戊二醛溶液固定,0.1 mol·L-1磷酸缓冲液清洗,梯度乙醇脱水,正丁醇固定,E-1010型离子镀膜仪镀膜;采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昆明10个绿化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荷花玉兰>红花檵木>紫叶李>杜鹃>高盆樱桃>滇朴>球花石楠>香樟>冬青卫矛;单叶滞尘量大小顺序为:荷花玉兰>二球悬铃木>紫叶李>滇朴>球花石楠>高盆樱桃>红花檵木>杜鹃>香樟>冬青卫矛;单位面积滞尘能力强的二球悬铃木、红花檵木和紫叶李叶表粗糙度高、沟壑数量多且起伏大;叶片气孔密度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保卫细胞面积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单叶滞尘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片表皮毛数量与单叶滞尘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叶表粗糙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面积、表皮毛密度等微形态学指标是调控这10个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叶表微形态结构  单位面积滞尘量  单叶滞尘量  绿化树种  昆明
【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10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52,31660191);; 西南林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XL2162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