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二代”的文化资本与社会流动——来自厦门高职毕业生的案例考察
2018-05-15分类号:G719.2
【部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已成为"农二代"进入城市,获取高等教育资源,谋求未来工作的重要驿站。文章旨在探讨"农二代"在高职教育中的文化资本积累,是否在市场就业上顺利兑现并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在反思前人的研究上,通过厦门三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案例考察,发现"农二代"内隐的乡土思维会通过教育方式,不断嵌入到高校面向工业化的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训中。同时,这些思维面向与外在的结构性力量,共同塑造"农二代"截然不同的职业人格结构,进而重塑融入城市的独特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农二代"力图运用现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市场兑现,以期在经济、心理和社会交往上更好融入城市生态。对此,文章指出除了"促进论"和"固化论"之外的第三种文化视角,将有助于全面理解"农二代"城市融入背后的行为逻辑。
【关键词】高职“农二代” 文化资本 城市融入
【基金】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农二代’城市融入研究”(编号:1601),主持人:潘峰
【所属期刊栏目】职教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