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2018-05-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摘要】运用T检验和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体重、头胸甲长、宽和腹节总长是引起雌雄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显示,江苏高邮和江苏洪泽2个克氏原螯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重庆忠县、江西湖口、湖北荆州和湖北洪湖群体与江苏高邮、江苏洪泽、上海崇明和四川宜宾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003%,其中第1和第2主成分是克氏原螯虾的腹节因子,贡献率最大;10个不同水域的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节上。判别分析中,雌性综合判别率为64.7%,雄性综合判别率为65.6%,判别率较低。变异系数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使它们分化到亚种水平。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多元分析 形态差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5018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16QD009);; 湖北省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