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边界层方案对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模拟的对比试验

2018-05-15分类号:P458.121.1

【作者】吴秋月  华维  胡垚  范广洲  
【部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利用WRF中尺度预报模式(V3.7.1版本)采用6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MYNN2.5、Bou Lac、QNSE),对2015年8月16日~19日一次西南低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特征、降水及边界层物理量场等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路径、强度及降水的模拟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ACM2方案对低涡移动路径和降水的模拟效果最好。不同边界层方案模拟的位势高度和风场、相对涡度、垂直速度和相当位温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YSU和QNSE方案模拟的西南低涡中心的正涡度柱可从对流层低层伸展到200 h Pa,ACM2方案模拟的相对涡度与实况最接近。6种方案均较好地模拟出了边界层高度、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其中QNSE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和地表热通量的值最大,而ACM2模拟的值较小,这可能与QNSE方案考虑了湍流与波的共同作用等更为细致的物理过程有关。可见,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暴雨过程中不同物理量场的模拟有着较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边界层方案能提高对西南涡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
【关键词】参数化方案  西南低涡  降水  边界层结构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5069,91537214,41775072,41705065);;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20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研基金(J201516);; 引进人才启动基金(KYTZ201517)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