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

2018-05-14分类号:S154.2;S511

【作者】刘玉槐  魏晓梦  魏亮  祝贞科  葛体达  张艳杰  鲁顺保  吴金水  
【部门】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养分添加对稻田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特征,明确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胞外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过程,为稻田土壤水肥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湖南长期种植水稻的典型缺磷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碳磷(CK)、添加碳(C)、添加磷(P)和添加碳磷(CP)。采用96微孔荧光法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同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磷分级方法(BBP法)测量4种磷组分(Ca Cl2-P、Citrate-P、Enzyme-P和HCl-P),探讨碳、磷添加对4种生物有效性的磷组分的影响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与CK相比,C、P添加和CP配施处理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9.76%、84.03%和87.94%(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减少20.13%、增加57.49%和56.53%(P<0.05);植物全磷(TP)含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C、P和CP添加处理地上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增加57.23%、95.21%和95.91%(P<0.05),地下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减少26.12%,增加45.45%和38.01%(P<0.05)。根际土pH、NH_4~+-N和Olsen-P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CP配施处理中根际土微生物量磷(MBP)含量高于非根际土;碳、磷添加对4种基于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具有显著调控作用(P<0.05);Olsen-P和MBP与ALP呈极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磷酸酶活性  根际  BBP法  磷循环  缺磷水稻土  生物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68,3176013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1BAB204175);;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GJJ16031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