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F课堂话语结构刍议:发现、争论与再思考
2018-05-10分类号:G424.2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摘要】IRF(启动—回应—反馈)结构是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发现和研究问题。本研究围绕从1975年至今关于IRF课堂话语结构的研究脉络,梳理出IRF结构从发现到批判再到辩护的"学术史"。批评者站在会话分析、批判话语分析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立场上,指出课堂话语与日常会话的差异、师生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课堂教与学的知识传递取向。经过40多年的应用、检验和争论,研究者逐渐承认课堂互动和日常对话的本质差异,证实IRF结构本身并没有限制学生学习机会和课堂参与。基于IRF课堂话语结构的已有讨论,本研究提出IRF框架可作为课堂分析的有力工具,课堂话语研究需要回答课堂教学的专业问题。
【关键词】IRF结构 课堂话语 师生互动 话语分析 社会文化理论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监测”(首席专家崔允漷教授,项目批准号:16JZD047)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