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8-05-10分类号:G124

【作者】胡优玄  
【部门】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摘要】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营销、管理和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互联网+"的渗透与融合促使民族文化产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跨界整合的融合性、突破时空的无边界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特征衍生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全新业态、改造业态和融合业态三种民族文化产业新业态。本文指出,要借助基于大数据、云存储与云计算的新技术与新平台,把握消费者新需求,进行在线化生产模式创新、数据化管理模式创新、平台化营销模式创新、移动化消费模式创新,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入融合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文化产业  商业模式创新
【基金】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壮族传统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以广西黑衣壮村寨为例”(编号SK13YB091);;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科研项目(编号LQ15B14、LQ15A02)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