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变革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矛盾与协调
2018-05-09分类号:F124
【部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科研工作站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流动站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经济的生产力体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对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改变了国民经济有机体原有的技术基础,形成了新的信息产业部门,使国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民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有机体新的技术基础尚未形成,正处于从原有技术基础向新技术基础的转型过渡阶段。有机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中断,在现实运行中出现诸多矛盾,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应该培育新的技术基础,使国民经济有机体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各个部门以及部类之间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这就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平衡、充分、协调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革命 技术基础 国民经济有机体 矛盾与协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济增长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研究”(16AJL00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博士后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以西北诸省为例”(179098)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