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2018-05-07分类号:S512.1

【作者】李式昭  郑建敏  伍玲  李俊  万洪深  杨漫宇  罗江陶  刘廷辉  杨开俊  蒲宗君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甘孜州农科所  
【摘要】【目的】鉴定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组成,可为四川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个籽粒硬度和1个穗发芽抗性等位基因分子标记,对105份2000年后育成的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上述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研究表明:(1)针对籽粒硬度,含有Pinb-D1b基因(Pinb突变)的品种有11份,频率为10.5%,非Pinb-D1b等位基因类型则占到89.5%。(2)针对穗发芽抗性,含Vp-1Bc(抗穗发芽)的品种有88份,频率为83.8%;含Vp-1Ba(感穗发芽)的品种有17份,频率为16.2%;未能扩增出含Vp-1Bb(抗穗发芽)的品种。(3)聚合2项优质基因(Pinb-D1b和Vp-1Bc),品质优良的品种有11份,频率为10.5%。【结论】利用这些含有优异基因资源的品种,在四川小麦品质育种中逐步导入上述优质基因,是综合提高四川小麦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麦  籽粒硬度  穗发芽抗性  分子标记
【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14TD00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麦区强优势小麦杂交种创制与应用”(2016YFD0101602);;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优秀论文基金);;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试熟化项目“弱筋小麦川麦66规模化种植示范”(CGZH2017CD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68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