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期均衡利率测算的我国利率扭曲现象
2018-05-04分类号:F822.0
【部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标:分析长期利率扭曲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借鉴Holston等(2017)的三步法估计长期均衡利率和均衡利差,并与现实经济中的利率和存贷利差进行比较,判断利率扭曲和存贷利差扭曲的方向。研究发现:政策利率扭曲在先,进而造成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利率调控的非对称性和宽松倾向容易加剧经济泡沫。在经济复苏期与繁荣期,存贷利差偏离均衡利差的程度更大,表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在此时会采取手段扩张其超额收益。然而,一旦利差扭曲超过一定临界点,就会导致储蓄和投资意愿都降低,贷款违约风险加大,容易引发经济衰退。研究创新:提出应明确区分短期和长期均衡利率。采用短期利率缺口判断货币政策倾向时将难于区分"主动扭曲"与"被动调节"。研究价值:提出长期不适宜的货币政策可能成为大冲击源损害经济增长的基础。
【关键词】长期均衡利率 利率扭曲 存贷利差扭曲 状态空间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利率扭曲的宏观效应量化及传导机制研究”(717031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增长转型如何帮助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5YJC79003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