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马克思的产业多样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结构转型

2018-05-03分类号:F091.91;F121.3

【作者】魏旭  梁月  
【部门】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作为一个不仅涉及同一产品集生产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引进与更复杂能力相联系的新产品的产业多样化进程。早期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路与新结构经济学由于其理论自身的缺陷,无法科学描述产业多样化的动力、次序与约束条件而失去实际意义。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演化视角,揭示了不同资本是如何在追求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为应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推动产业多样化进程的,并将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多样化进程归于资本的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业多样化是一个由生产性劳动部门内部分化,并逐渐向生产性劳动部门在流通领域的延续以及非生产性劳动领域扩展的过程。马克思所揭示的产业多样化的机制、次序与约束条件,对当下正处于结构转型和产业多样化进程中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多样化  劳动生产率  资本流动  结构转型  空间修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金】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