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蟹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8-05-02分类号:S931.5
【部门】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摘要】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2、5、8月在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同时,研究了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以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得渔获物共鉴定出蟹类19种,隶属于6科9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双斑蟳和隆线强蟹等4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大,其中,蟹类种类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分析,蟹类种类数以5~15 m水深带较多,小于5 m和15~20 m水深带较少。生物多样性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不同水深区域分析,多样性指数在10~15 m水深带较高,5~10 m水深带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认为,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蟹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生物多样性 浙江中部披山海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27);; 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水产”2016年度开放课题(11034060216);; 玉环县海洋与渔业局委托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