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与产能过剩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05-01分类号:F125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摘要】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了2001-2014年中国总体及29个省份的产能利用率,并利用系统GMM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总体以及东部、中部、西部的产能利用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产能利用率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考察期内产能利用率均值为82.9%,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考察期内产能利用率均值则分别为76.9%和64.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外出口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均可以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以及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则不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剧了产能过剩。
【关键词】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垂直专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15CJL049),项目负责人:刘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品质量视角下的中国出口企业加成定价研究”(17CJL034)项目负责人:刘晓宁;;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下山东省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15WG07),项目负责人:刘磊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