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分布原理下中国股票市场熔断机制失灵原因研究
2018-04-26分类号:F832.51
【部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摘要】熔断机制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后,沪深300指数在一周内两交易日触发熔断,证监会宣布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文章以沪深300指数发布以来的日波动率为研究对象,运用泊松分布原理,研究发现:在5%的熔断阈值下,我国单个交易日发生熔断的概率较小,约为2.2163%;但是通过时间的累积,迟早会触发熔断,当交易日数累计达到208个交易日时,就有99%的可能发生至少一次熔断,随着交易日的延伸,发生熔断次数的期望值会不断增加。文章研究结论认为,我国于2016年1月推出的熔断机制设置的阈值过于偏小,加之我国证券市场波动较大,触发熔断的概率较高,触发熔断后会引发恐慌效应,当前的熔断机制不适合我国证券市场。未来需等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发展成熟后,适时推出熔断机制,并设置合理的熔断阈值。
【关键词】熔断机制 证券市场 沪深300 泊松分布
【基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资助的《信用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6007ZYZH)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