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
2018-04-25分类号:F324.1;F326.11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中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研究和及时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国家庭农场追踪监测数据,检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因素后,2016年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没有实施收储制度改革地区的玉米农场。这是因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由原先的国家指定收购转为市场主体自主收购,生产者必须随行就市销售玉米,从而面临市场销售问题,而加入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销售风险。因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市场化行为,反映真实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开始对生产和需求发挥调节作用。
【关键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家庭农场 合作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经验总结及效果评估”(编号:17BJY010);; 教育部重大课题“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研究”(编号:16JZD024);; 农业部项目“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典型监测(2014-201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