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以知解独”到“以自解独”——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

2017-12-15分类号:B248.2

【作者】陈畅  
【部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摘要】阳明学派"以慎独为宗旨者多矣"。而阳明后学对慎独的诠释,有一个从侧重"独知"到反对以"知"解独的转向。这一转向源于阳明"良知即是独知"说在中晚明时代引发的诠释困境。在宋明理学中,朱子与阳明都以"独知"解释慎独,但阳明学派的心学立场导致"独"被局限在心的领域,由此引发阳明后学对于终极本体的解释方向和工夫下手处的激烈论辩,构成难以调和的工夫论困局。晚明时期刘宗周创造性地提出新未发已发说(体用论),以"自好自恶"取代"独知",解决了这一理论困局。刘宗周的诠释转向具有独特的思想效应,其学说与明清思想转型有着内在的
【关键词】慎独  诚意  明清思想转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儒学案》的道统论哲学及其话语特色研究”(12CZX03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005);; 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GD11YZX01);;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wym1102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