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实用”法律观所衍生的悲剧——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为样本的分析

2017-07-15分类号:D920.4;J905

【作者】陈金钊  
【部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摘要】由于很多人奉行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因而对法律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运用法律表现出了随意性,不想用就走"上访"、"闹访"之路。当"上访"、"闹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后,直接导致了法律权威的失落。这表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还没有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冲突。"我不是潘金莲"本来是一个道德判断,由基层社会组织就可以解决,然而却在现实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与信访制度、政府与司法机关之间来回翻转,最终也没有使矛盾得以化解。这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信访制度、法律制度,乃至于法治的悲
【关键词】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信访制度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