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山地黑松人工林土壤和林下植被的动态格局
2018-04-08分类号:S718.5
【部门】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高校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日照市林业局 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林下植被和土壤演变过程与人工林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互为因果,共同影响人工林的群落稳定性和健康水平。以鲁中南山地黑松Pinus thunberg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在调查不同发育阶段林分的群落结构、林下植被、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林生态系统随林龄变化的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以6年生黑松林最高、30年生黑松林最低,有效钾质量分数以30年生最高、6年生最低,不同林龄阶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氮和有效氮质量分数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 黑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02-6)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