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2018-01-15分类号:K892

【作者】穆昭阳  
【部门】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要】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事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的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再生产,是以政府、学者、社会三方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学术、政治实践与文化运动。非遗话语的介入,不仅提供了新的概念和视角,也带领我们进入社会实践和文化服务领域。非遗很快进入中国民俗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研究对象,而非遗保护的工作实践也将中国民俗学科的发展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当下,非遗保护与研究在民俗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
【关键词】学科建设  专业实践  知识生产  文化自觉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6ZDA16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5001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