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养殖模式下泥鳅养成品体色、质构及其脏器消化酶、抗氧化酶和ATP酶活力的差异
2017-03-24分类号:S917.4
【部门】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随机选取池塘专养模式(M_1)和稻田养殖模式(M_2)养成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13.37±4.55)mm、(13.35±1.23)g和(122.69±5.22)mm、(16.43±1.36)g的1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作为实验对象,以养殖泥鳅的稻田鲜土样为色差对照(M_0),比较分析了2种模式下泥鳅间体色、背肌质构、脏器消化酶、抗氧化酶和ATP酶的差异,以期为阐述稻田生境下泥鳅生活策略、2种养殖模式下泥鳅的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
【关键词】泥鳅 养殖模式 体色 质构 消化酶 抗氧化酶 ATP酶
【基金】宁波市农业领域科技重大攻关择优委托项目(2012C10032);; 浙江海洋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浙海院学位(2013)7号]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