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EST-SS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2017-03-24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获得10550条微卫星标记(SSR),检出率为8.2%,平均9.01 kb出现1个SSR位点。设计并合成120对SSR引物,筛选得到36对能够稳定扩增的引物,并利用已获得的36对SSR引物对青岛海区栉江珧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表现出多态性,共产生4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产生3.5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17、0
【关键词】栉江珧 EST-SSR 遗传多样性 杂合度
【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SF115012);; 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项目(13-4-1-60-hy);;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60503-01)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