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回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7-11-16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
【摘要】本研究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回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放流用牙鲆亲本群体和放流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等位基因数(N_a)为11.917–22.16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00–0.83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814–0.84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75–0.818。其中,回捕群体的平均N_a最多,为22.167,放流前群体的平均N_a最少,为11.917。
【关键词】牙鲆 回捕群体 增殖放流 遗传多样性
【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B01XK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