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德育效应探析
2017-01-15分类号:G643.1
【部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具有学术性和精神性两个特点。不同于"主体—客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产生的占有性主体人格以及工具性行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理解以及共生共享。基于主体间性的导师与研究生交往,无论是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方面还是研究生的精神成长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都会产生相应的德育效应。
【关键词】主体间性 导师与研究生交往 德育效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