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野生蕉种质资源调查与鉴定
2017-07-04分类号:S668.1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摘要】【目的】较全面地收集并鉴定广西野生蕉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为广西野生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染色体制片压片法、形态学分类法和荧光AFLP标记分别对广西境内的14份野生蕉种质进行染色体倍性、形态学分类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与研究。【结果】形态学分类鉴定表明,供试的14份野生蕉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2n=22(x=11)。其中2份鉴定为M.acuminata subsp.malaccensis种,其余12份鉴定为M.itinerans种,种间形态学性状差异较大。基于AFLP标记的
【关键词】野生蕉 种质资源 分类鉴定 形态学标记 AFLP 广西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099);; 广西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专项项目(桂农科2014YQ29);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团队项目(2015YT48)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