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干旱区水利供给公共性的实践机制——基于宁夏平原T村的考察

2018-01-09分类号:F323.213

【作者】吴海龙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宁夏平原干旱的自然条件使得水利供给必然要依靠效率远高于私人小水利的大水利系统,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使得农民没有等待降雨的侥幸心理和退出大水利灌溉的自然空间。共同的水利灌溉需求以及地缘关系使得乡村社会形成了公共水利秩序,通过交水费的公共舆论、集体灌溉的"一把锹"和集体义务工共同维护着地方的水利秩序。干旱地区的水利作为农民的公共必需品,使得水利供给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政治责任,从而在干旱地区出现了政治动员下的义务工水利维修和政治兜底下的用水者协会运作。干旱地区的水利供给更为困难和复杂,需要农民、乡村社会和基层政权投
【关键词】干旱区  大水利  乡村社会  基层政权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项目(14JZD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82002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