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民国时期立国之争的再思考
2018-01-09分类号:D693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
【关键词】民国 以农立国 以工立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JL00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