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社会化媒体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研究
2017-05-22分类号:D669;G206
【部门】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摘要】[目的 /意义]对我国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移动社会化媒体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过程]基于我国主流的3种移动社会化媒体(手机QQ、微信和手机微博)的隐私保护功能,通过用户实验和访谈调查收集可用性数据,并运用多独立样本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微信的隐私保护功能在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程度这3个可用性标准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应从功能设计、功能引导、菜单层级、文字表述和默认值设置等方面提升可用性。
【关键词】移动社会化媒体 隐私保护 可用性 用户实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突发事件下社会化媒体用户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策略及众包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众包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1403134)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情报工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