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圈与游牧社会——以满铁资料为主的研究
2000-09-15分类号:F329
【部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对蒙古草原地区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从人与草原环境的关系出发 ,通过分析游牧民冬、夏营地的分区和畜群周期性的移动规律 ,对蒙民传统的游牧业经济及游牧社会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本文一个重要的发现是 :传统游牧形态是一个多层次的游牧圈结构 ,其目的是为了在基本的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实现最大化的草原利用。在避免局部过牧化的同时 ,达到生产的最大化。“打圈子”的游牧业要求与一定的草原地域进行社会整合 ,蒙族社会也经历了一个从聚落游牧到小规模游牧的发展过程。到清代和近代 ,游牧社会在旗———佐领为基础的地域社会上 ,实现其游牧圈与地缘社会的整合。
【关键词】蒙古族 游牧业 草原生态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