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秋季我国近海不同海域短蛸角质颚形态学研究

2018-03-09分类号:S917.4

【作者】方舟  金岳  胡飞飞  马迪  陈新军  
【部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短蛸(Amphioctopus fangsiao)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海域,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头足类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根据2015年10-11月在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93尾短蛸样本,通过标准化方法对不同海域短蛸的10项角质颚形态值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同时建立判别函数以区分不同群体。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样本短蛸个体大小较为类似,南海个体明显较小;经角质颚形态值标准化处理,南海海域个体的角质颚形态相对比其他两个海域也更小;方差分析显示,三个海域短蛸角质颚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除了下翼长外,东海
【关键词】短蛸  近海  角质颚  形态  判别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SFC414761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0277);;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A2-0203-17-100314);;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1-0203-00-2009-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