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地标点法分析
2017-10-16分类号:S917.4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长江水系的太湖、洪泽湖、高宝湖、长荡湖、阳澄湖以及巴城、兴化"泓膏"养殖水域和长江口崇明自然水域等知名产区产中华绒螯蟹形态上的差异,首次运用地标点法研究其形态的产地差异性。背甲以及腹甲的形态使用地标点法进行分析,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其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显示,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许多Ⅱ型地标点,其贡献率为82.637%97.698%,作用较大,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特别是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对雄性以及雌性蟹背甲的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形态 地标点法 产地 差异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17B0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