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017-03-15分类号:S917.4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市海洋生态与养殖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引进群体与国内养殖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种质改良效果,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国外引进群体和国内养殖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组合对7个群体(4个引进群体,3个养殖群体)210个个体进行扩增,结果发现,7个群体在100500 bp共检测到10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9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5.71%。4个引进群体(KONABA、SISMAN、OI、CHAI)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2.5%,57.29%,61.21%,61.46%;3个国内养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遗传多样性 遗传差异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2010B020201014);;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渔业推广专项(A200899E04,A201001H05,A201101B0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