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鳎科鱼类核糖体ITS1序列比较
2017-03-15分类号:S917.4
【部门】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核糖体基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严格遵循协同进化方式,但是在很多种类中都发现了明显的序列多态性,表明其是非协同进化。为了检测鳎科鱼类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是否存在多态性,并探究其能否作为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克隆获得了5种鳎科鱼类共118条ITS1全序列。结果显示,眼斑豹鳎具有两种差异显著的片段类型,表明其在基因组中遵循非协同进化方式;而在其余4种鳎科鱼类中均没有发现序列多态性,表明其为协同进化。序列分析显示ITS1具有明显的种间长度异质性,最短的序列出现在蛾眉条鳎(412 bp),最长
【关键词】鳎科 内转录间隔区 种类鉴定 分子标记 假基因 非协同进化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273);;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KLMC-20150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