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之谜”:基于收入补偿的一个解释
2017-05-10分类号:D631.42;F249.2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倾向卡尺近邻的马氏距离匹配法,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反事实干预,并构建probit模型评估户籍所在地转换难度对收入净差距产生的影响。我们从收入补偿角度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之谜",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地户籍将带来58.64%的收入溢价。户籍转换概率每提高1%,户籍所在地带来的收入差距将降低4%,证明反向歧视的原因是收入补偿。反向歧视的存在和收入补偿解释的合理性并不因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和城市规模不同而改变,但本地农业户籍和低
【关键词】反向歧视之谜 收入补偿 倾向卡尺近邻的马氏距离匹配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XTD7-0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X161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82);;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6YJAL004);;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6XCB101);; 兰州财经大学“兴隆学者”特聘计划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