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规划型“空城”现象解析
2017-10-01分类号:F299.2
【部门】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摘要】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规划型“空城” 新型城镇化 土地财政模式 集聚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空间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结构效应及实现路径研究”(14BJL1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都市区耕地功能演变研究”(41271119);; 陕西省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陕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2016D002);;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研究”(16JZ064)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