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人的在场谈马克思的历史观

2017-01-15分类号:A81

【作者】付文佳  刘伟  
【部门】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摘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理解为"阶级斗争论""经济决定论"和"人本主义"三种解释模式,这是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延续和统一。目前人们大多以"人本主义"的文化结构来解读马克思历史观,看似高扬人主体地位的背后其实是人的价值的缺失和实践的不在场。要想深入探讨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质,问题的关键还应该在于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意识,以人的"在场"问题为核心观点,表明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实践生成,整个社会历史也是向人而生并通过实践创造发展的,进而明确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性运动,在实践中也具有现实趋向性。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观  人的在场  劳动实践  共产主义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SZ002);;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QN201604)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