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金融机构在口岸开埠之初的发展路径——以近代钱庄、票号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为例
2017-09-10分类号:F832.9
【部门】哈尔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旧中国在贸易口岸开埠之初,中西方的贸易并非在中外商人之间直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双方是外商与钱庄、票号。基于旧中国特有的社会禀赋结构,钱庄和票号在与外国银行业竞争的同时与外国银行合作,在中国金融市场开展借贷业务。在中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旧中国金融业在贸易口岸开埠之初的做法值得借鉴。中国本土金融业需要在原有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与竞争,需要将西方国家金融发展的肯定成果"拿来",利用比较优势跨越发展中的"卡夫丁峡谷",打造适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模式,走出一条"东方社会"特有的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本土金融 二元金融结构 卡夫丁峡谷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GLE09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