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观念: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建
2017-04-10分类号:G410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从源头上讲,意识形态源自于某个重要人物的个人观念,但是,一旦获得公开表达与官方传播,它就会发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最终取得众多社会成员的赞同与接受。由此,意识形态在实现其从"个人观念"到"集体信念"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其在众多社会舆论中的宰制地位。问题是,教育过程不同于政治宣传。然而,当意识形态以"共同价值"或者"公共善"的面貌取得其在学校中强制推行的合法地位时,其拒绝接受讨论、检证与批判的独断性与排他性,往往会使这种以理论或者知识形式出场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蜕变为一种强制性的灌输过程,进而彻底消解了其
【关键词】意识形态 共同价值 官方知识 批判教育学 公民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转型期我国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12)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