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研究:价值分析、现实困境与建构路径
2017-01-18分类号:D632.9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目的/意义]黑名单制度是政会脱钩后我国政府部门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的新型工具。目前我国学界尚无专门针对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的研究,试图弥补该研究的不足。同时给今后我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我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的价值分析,检视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四大困境,包括实施非规范化困境、制度异化困境、管制范围受限困境以及管理碎片化困境。[结果/结论]我国未来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的建构可以通过法治环境的完善、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政府部门的组织建设
【关键词】社会组织 失信惩罚 黑名单制度 社会信用体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竞争性治理逻辑下社会组织品牌化的本土建构与效能机制研究”(编号:2014BGL2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非营利组织声誉危机、重塑与测评:基于中国社会转型情境的实证研究”(编号:12YJC630291)
【所属期刊栏目】情报杂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