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与交通系统空间结构优化——以武陵山区为例
2017-12-25分类号:F512.7;F592.7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旅游与交通系统空间结构格局关系密切,尤其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文选取武陵山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区域可达性、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方法,探究交通导引的武陵山区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武陵山区交通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边缘、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其中,湘西州的可达性最好,恩施州最差。这除了与自身区位条件有关之外,还受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联系总量由中部向外围扩散,且呈南强北弱的局势,这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其中,湘西州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最大,恩施州和渝东南地区的联系总量最小,这也与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旅游交通 空间结构 优化策略 武陵山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区旅游与交通协同演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261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交通网络的武陵山区跨界旅游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461032)
【所属期刊栏目】企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