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护与市民化研究
2017-11-23分类号:F299.2;F323.6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护 市民化 可持续生计 落地生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生计的长期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编号:71540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期农民工职业垂直流动与市民化研究”(编号:15YJC790088)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