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经营规模与稻谷生产成本:江苏案例
2017-02-23分类号:F326.11;F302.6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关键词】稻谷生产成本 成本结构 规模经济 经营规模 U型关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编号:14ZDA03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产品安全、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转型研究”(编号:13&ZD1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编号:71333008);; 2015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农业补贴、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力研究”(编号:KYZZ15_0169);;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创新项目“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的影响研究”(编号:SKCX200500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