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先秦“说”体及汉代的“小说”观念

2018-01-20分类号:I207.41

【作者】史伟  
【部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摘要】先秦"说"体在春秋之前为祭祀之辞,其主要义界为"攻责",形式上是一种修饰性的语言——"文言"。春秋末期至于战国,"说"由祭祀之辞发展成游士游说之辞。逻辑关系上,"说"用来解释"经"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和根据。《韩非子》所载诸"说"(尤其是所存"异闻")等战国文献,表明以《韩非子》诸"说"为代表的"说"体文献已包含了大量民间口传故事性材料,即后世"小说家"的材料。事实上,战国末期,《荀子》《吕氏春秋》等一些篇章,开始有意识地辨正"世俗之说"或民间"传语";这种观念发展到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及班固《汉书·艺文志》,
【关键词】先秦  “说”体  汉代  “小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W073);;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066)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